安徽日報:喜迎安徽省質量大會召開
發布編輯: 信息員: 來源:安徽日報 發布時間:2021-12-03
安徽日報: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推進質量強省建設 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的質量支撐
——喜迎安徽省質量大會召開
近年來,安徽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質量提升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扎實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全省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大幅提升,有力支撐了安徽高質量發展。在全國2020年度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獲評A級等次。
聚焦優化質量工作制度機制 著力健全質量法規政策體系
完善的質量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是推動質量變革創新的保障。安徽省始終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在全國較早啟動質量強省戰略,開展質量興省活動,省政府成立質量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優化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在政策謀劃和機制創新方面下功夫。
推動政策制定。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修改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若干規定的決定》,將質量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明確全省質量工作的發展思路、主要原則和重點任務。
完善體制機制。建立質量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定期調度會商機制和質量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將質量工作納入對市縣兩級政府的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設立省人民政府質量獎、省標準創新貢獻獎。
加強對市縣指導。推動市縣兩級成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質量發展委員會,16個省轄市和81個縣(區)設立政府質量獎,縣(區)政府普遍設立質量發展專項資金。
構建共治格局。建立實施政府部門質量工作聯絡員、企業首席質量官和標準總監、行業協會質量自律等制度,在新聞媒體開辟質量宣傳專欄,利用世界標準日、計量日、認證認可日、全國質量月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擴大高品質產品服務供給 著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省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以質量提升行動助力“質量變革”。
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推動全省企業以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三大標準為依據,建立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三大管理體系,加強質量改進、質量攻關和質量診斷,有效促進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全省企業共獲各類認證證書93061張;引導企業導入卓越績效、六西格瑪、5S等先進管理模式,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優勢,全省共1069家企業獲各級政府質量獎。
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產品(服務),在112個產業集聚區開展專項質量提升行動,實施質量提升項目1377個,創建質量認證示范區6個。在全國率先開展口罩等防疫物資質量提升專項整治行動,市場監管總局在安徽省召開現場會,安徽優質的防疫物資不僅為國內疫情防控提供保障,而且有效支持了全球抗疫。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深入開展“食安安徽”品牌、“皖美品牌”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培育馳名商標341個、地理標志產品84個,創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3個,以質量品牌升級助推企業、產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聚焦防范質量安全風險 著力提升質量監管效能
質量安全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省市場監管局嚴監管、防風險、提效能,堅決守牢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全省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沒有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全國率先出臺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實施辦法和事項清單,將165.8萬戶企業和10.2萬名執法人員全部納入“兩庫”。
強化信用監管。在全國率先制定“互聯網+監管”風險預警信息處置辦法,啟動“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三位一體新型監管機制試點,以數字技術和信用為市場監管賦能。
強化缺陷產品召回。制定《安徽省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辦法》,2020年以來召回缺陷消費品250.3萬件,召回次數全國第一。
強化綜合執法。突出重點產品和重要領域案件查辦,及時曝光典型案件,2020年以來共辦結違法案件7.65萬件,辦案總量居全國第四,“雙打”考核連續3年獲全國優秀等次。
聚焦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著力完善質量基礎設施
計量、標準、合格評定是國際公認的質量基礎。安徽省持續著力提升質量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增強質量服務效能。
加快建立先進測量體系。全省建成社會公用計量標準3215項、全省最高計量標準150項,形成覆蓋全面、分級規劃、錯位發展、布局合理的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
強化標準引領。主導及參與研制國際標準47項、國家標準3804項、行業標準4135項、地方標準3294項,標準體系結構日趨優化。
加強合格評定。推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制。建設國家質檢中心23個、省級質檢中心79個。推進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安徽)建設,已入駐檢測認證機構504家。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進十城入千企行動,為各類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經營周期的綜合服務。
聚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著力加強質量區域協同和國際合作
加強質量區域協同和對外開放,促進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深化區域協同。主導和參與制定長三角區域標準8項、發布5項,建設長三角產業計量云平臺,1個國家和2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全部入駐,安徽省主導起草的激光標線儀校準規范成為長三角首個通過專家審定的“滬蘇浙皖計量技術規范”。啟動首批20個長三角質量提升示范試點建設,對口罩等5種重點產品實施聯動抽查。
擴大國際合作。發起成立“一帶一路”質子、超導及核能應用國際標準聯盟和跨座式單軌系統國際標準聯盟,發布聯盟標準17項。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質量品牌建設論壇,分享優秀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成功經驗。開展“雙招雙引”,與美國空調供熱制冷協會、法國BV集團、德國萊茵等國際知名機構開展檢驗檢測、認證領域合作,帶動更多的安徽精品、皖美品牌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