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是大質檢文化核心價值
發布編輯: 信息員: 來源: 發布時間:
“中和”、“不爭”、“順勢”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兩個工作性質、內容不同的單位或群體,只要具備“中和”、“不爭”、“順勢”的核心價值理念,就能實現協調統一、和諧共生、互相促進、和而不同。
國家質檢總局倡導的大質檢文化建設,其目的就是通過大質檢文化,讓地方質檢兩局實現協調統一、合心合力、互相促進、和諧共生。
如何建立地方質檢兩局親密無間的大質檢文化?我認為,其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汲取智慧,建立“中和”、“不爭”、“順勢”的價值理念。
首先,注意吸收中庸之道的合理思想。
中庸是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實行中庸之道、把握準確的度很不容易,因為這必須具備三個前提:一是承認各種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這是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這個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讓意識。處理問題最好彼此有益,實現雙贏。三是要有修養與品格??鬃诱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庇终f:“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薄抖Y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睓z驗檢疫機構與質量監督系統要達到合心、合力、合作的境界,非一日之功,必須準確把握好度。雙方的管理范圍、管理對象、管理職責各不相同,執法、服務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也會有所不同,如何找準合作的平衡、和諧點是關鍵。
其次,掌握爭與不爭的平衡。
地方質檢兩局在開展大質檢文化建設中,如果沒有競爭的動力,可能成為一潭死水,但如果雙方都想爭勝,也可能會事與愿違。因此,檢驗檢疫機構與質監機構在為地方經濟執法服務中,樹立“不爭”的思想非常重要。在老子《道德經》中,幾乎通篇充滿了“不爭”的理念?!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薄胺蛭ú粻?,天下莫能與之爭?!薄疤熘?,不爭而善勝?!薄拔岵桓覟橹?,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痹凇兜赖陆洝方Y束的時候,他還侃侃而談:“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等等。所以,構建大質檢文化,各地兩局必須破除爭強、爭利的思想,做到以誠相待,建立互補共贏關系。
第三,積極作為變和為合。
- 上一篇:選購肥料的小常識
- 下一篇:質檢文化建設的效益與途徑選擇